图为第五期“校长有约”。记者 唐瑀 摄
赵宜江全程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,他对同学们心系学校发展、积极建言献策的态度表示高度认可,鼓励大家积极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反映学生群体的意见建议,同时做好双向沟通的桥梁,确保校生沟通机制畅通高效。赵宜江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提出三点希望:一是希望通过师生面对面的深度交流,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积累与人格塑造的双重提升,让青年学生都能获得正确自由的发展;二是针对同学们关注的硬件软件设施问题,学校已建立规范化诉求反馈机制并纳入校园建设总体规划,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正规渠道理性发声,共同构建“师生管理共同体”,在良性互动中推动问题的逐步解决;三是希望同学们既要有追求卓越的进取心,也要有静待花开的成长定力,在知识获取与人格完善的过程中,既要善用现代技术工具,更要保持人文温度,让每个青春都能绽放独特光彩。
赵宜江向学生代表们赠书,并与同学们逐一交流,勉励同学们以书为舟,在文化传承中筑牢根基,在精神滋养中积蓄力量,勇立时代潮头,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。
座谈中,青年学生代表们立足自身学习生活体验,围绕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发展积极建言献策。同学们重点就专业课程体系优化、学风建设发展、就业成长规划、校园文化活动等关系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领域,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。现场的领导老师认真倾听并与同学们逐一进行交流,对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。
据悉,“校长有约”是促进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直接化、经常化、机制化的重要途径,是学校围绕学生、关照学生、服务学生,密切联系学生,为学生办实事、解难题的重要举措,也是学生了解学校、参与学校治理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重要方式。学校正积极探索丰富活动模式,打造轻量化场景,吸引同学们踊跃参与,共同创新校园民主治理模式,凝心聚力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。
上一篇:淮师580青年志愿者助力2025年淮安马拉松赛事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咨询热线
梁老师 13337701223